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企业文化 文化动态

回首清明节流淌的童年记忆

作者:佟婷婷 时间:2022-04-08 15:04:00 点击率:117

    又是一年清明至,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不得已暂时禁锢了外出的脚步,居家的日子难免让人回忆起过往。我的家乡在苏北的一个小镇上,这里的风土醇厚、人情朴实,无形中给我的童年平添了几分怀旧与深情。
    小时候每逢清明,村人一早起来,从村东的小河边折几枝柳条插在门楣两侧,驱邪避瘟。还在锅里煮上清水鸡蛋,免祸防灾,据说吃了这时煮的鸡蛋,一年都不会头痛。平时家里只有来了客人才难得吃上一回鸡蛋的我们,在这个时候可以光明正大、理所当然的享受一番。小孩子大都舍不得在家一口气吃掉,而是拿到学校与同伴仔细玩弄碰撞几回才会慢慢咀嚼、小心吃掉。记得小学三年级,我从家里拿了一个非常大的鹅蛋在左邻右舍小伙伴们地簇拥下神气十足地来到学校,准备和其他同学的鸡蛋一较高低,比试哪个蛋皮更厚、更为坚硬。当时班里共有三十多个同学带了形态各异、种类不同的鸡蛋、鸭蛋、鹅蛋等,可我拿的鹅蛋最大,全班几乎二分之一的蛋都拜倒在我的“第一鹅蛋”下,甚至有好多蛋上面都绘制了五彩缤纷的图画。被我击碎的同学无不露出羡慕的神情,渴望自己也能拥有我的这枚鹅蛋。然而正当我洋洋得意,嘲笑他们不堪一击的时候,只听“啪——”地一声脆响,我那可怜的鹅蛋被一颗发育不良、有玻璃球那么大小鸡蛋,顷刻间撞击的粉身碎骨……
    清明是祭祀的时节,村人在清明前后纷纷来到祖坟前,摆设贡品,焚烧纸钱。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郊外一座烈士陵园扫墓踏青,听说去校外祭拜烈士,我们都很激动,从家里带上鸡蛋、水、油炸馒头等一些自制食物便兴高采烈的上路了。那时扫墓对于我们来说还很陌生,毕竟才刚刚上学,连小白花都是高年级的同学叠好了送给我们的。扫墓那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学校领导举着校旗、抬着花圈走在队列的前端,我们跟随其后。为了保持队列整齐,男女同学手拉手,总共步行了一个多小时,直到走得大汗淋漓才到达目的地。在烈士陵园最令我难忘的是在默哀三分钟后入选少先队员的仪式。当老师把鲜艳的红领巾系在我的胸前时,我的全身顿时热血沸腾,无比骄傲,这种难以描述的心情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儿时的伙伴各奔东西,作客他乡,即使偶尔回去一趟也很难相聚,清明时节也难得回家祭拜亲人,唯有在心底默默祈祷。但是,无论是扎根桑梓还是远在他乡,深藏心间的清明情结总会在初春处生根发芽、欲盖弥彰……
 

上一篇:
下一篇: